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根據黨中央作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發生新變化的重大判斷,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18〕5號),著力解決招生入學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水平。按照國家新要求、新部署以及《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閩政〔2016〕20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本《通知》。
二、《通知》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通知》主要涉及統籌安排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完善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加強招生入學工作管理等四方面。今年將著重強調以下幾項工作:(1)突出對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整體謀劃和統籌安排,要求各地統籌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公辦和民辦中小學、戶籍學齡人口和隨遷子女招生入學工作,制訂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辦法、推進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完善保障不同群體入學公平的政策措施等。(2)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要求,對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范圍、錄取等三方面進行細化、規范。(3)明確招生入學工作負面清單,要求各地嚴格落實教育部招生工作“十項嚴禁”紀律,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加大處罰力度。(4)強調義務教育免試入學,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明確提出“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要求。(5)完善招生照顧政策。在嚴格實施軍人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臺商子女等優待照顧政策基礎上,貫徹公安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號),將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納入優待范圍。
這些工作的提出已具有良好的實施基礎。近年來,我省中小學招生入學改革平穩推進,形成了較為系統、廣為教育部推崇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體系。主要表現為:在義務教育階段,依法實現免試劃片就近入學、陽光招生,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不斷加強,各項優待政策嚴格實施、嚴禁擅自擴大優待范圍;在高中招生方面,中考中招制度不斷完善,各設區市多年實行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兩考合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平穩有序、陽光透明,特別是2017年起省級統一組織實施語文等9學科中考,有效促進了全省初中課程教學規范管理,為我省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提供了良好的評價制度。
三、我省在保障特殊群體入學方面采取那些舉措?
保障特殊群體兒童少年受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反映一個地方社會進步、文明程序的重要標志,是招生入學工作的重點。對此,《通知》進行了分類強化。(1)做好進城務工人員等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工作。要求各地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有學位余額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都要開放接收隨遷子女;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家長自主報名結合隨機派位的入學方式,隨遷子女數量較多的市、縣(區)要探索建立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保障入學公平。(2)做好殘疾兒童入學工作。要求各地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
四、我省在完善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1)強化市級招生管理統籌。要求將招生計劃、考試報名、招生錄取等各環節工作統一納入設區市管理。在招生計劃管理方面,要求設區市教育局統籌區域內公民辦學校布局容量(同一校區不超過1000人)和班額控制(班生額不超過50人),分縣(市、區)、分校一次性編制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在考試報名方面,要求設區市教育局建立統一的中考報名管理平臺,禁止縣(市、區)和學校在平臺外自行組織報名。在招生錄取方面,要求設區市中招管理部門建立高中階段學校錄取信息化管理平臺,普通高中和在本地區招生的中職學校必須通過平臺錄取,所有普通高中均不得招收本設區市劃定的普高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以下的學生,未經設區市核定的不得錄取。
(2)加強招生范圍管理。要求各地堅決制止違規跨區域爭搶生源的招生行為,嚴格控制跨市、縣招生的學校數量和招生計劃數。對于確需跨設區市招生的民辦普通高中,要求由學校所在地設區市教育局商相關設區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
(3)促進初中教育整體提升。要求各地繼續落實好按不低于50%的比例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初中校的政策,進一步推進初中教育均衡發展,加大農村和薄弱初中支持力度,縮小校際差距。《通知》要求各地制定相關政策,確保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至少有一名學生錄取到優質普通高中,讓每所初中校的學生對未來都擁有希望和企盼(“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指的是嚴格貫徹執行劃片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生源沒有篩選過的城區初中)。
五、“陽光招生”怎么開展?
2014年,我省就建立了“陽光招生”制度。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學生,《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招生公開制度,每年5月通過教育行政部門門戶網站和當地主流媒體,向社會公布招生政策、招生辦法,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性質、招生范圍、招生計劃、報名時間地點、所需證明材料,以及招生咨詢服務電話、投訴電話和投訴信箱;學校要及時公布招生結果,暢通社會反映問題渠道,主動接受監督,確保招生公平、公開、公正。
六、對學生學籍管理有何規定?
學籍管理是中小學最基本的常規管理制度,是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基礎性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嚴格按照我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學籍管理,督促學校及時為正式錄取的學生辦理入學注冊手續,建立、轉接學籍檔案,實現“人籍一致”。
普通高中學校錄取的學生,必須是參加了招收學校所在設區市組織的中考,且成績達到錄取要求,并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確認錄取的學生。《通知》強調設區市核定的中招錄取名單是普通高中學生學籍接續的依據,對未經設區市中招管理部門確定招收的學生一律不予發起或審核通過。嚴禁為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建立或接續學籍檔案,學生未到校報到入學的,學校不得為其注冊學籍,不得將其納入在校生統計。
《通知》還要求各地每年定期對所屬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并督促學校對空掛和問題學籍進行及時清理。
七、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要遵守哪些紀律?
《通知》要求各地嚴格執行教育部“教基廳〔2018〕5號”文件精神,確保“十項嚴禁”落實到位。“十項嚴禁”包括:(1)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后,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2)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3)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4)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5)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6)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7)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8)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9)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10)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我已閱讀并同意 《用戶隱私條款》
鑒于網絡的特性,本網站將無可避免地與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互動關系,故特此說明本網站對用戶個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護政策,請您務必仔細閱讀:
信息收集范圍
我們根據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僅收集為您提供服務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們服務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1)您在網站上報名填寫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包括輔導報名、等網站所有可填寫的頁面及板塊。
(2)您通過電話咨詢方式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網上咨詢服務所提供的姓名、電話、住址、微信/QQ、備注等信息。
(4)您參與我們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
我們的部分服務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個人敏感信息來實現特定功能。
若您選擇不提供該類信息,則可能無法正常使用服務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響您使用服務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動提供您的個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們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來處理您的個人敏感信息。
本次報名數據服務由本網站提供,本網站不承擔由于內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報名結果以最終輔導報名系統為準。
信息使用用途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與用戶的約定,將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們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們將再次向您進行說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過微信、電話形式建立溝通,向您提供學歷咨詢服務。
2、滿足您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學歷途徑規劃、學歷評估等。
3、項目開發和服務優化。例如,通過您的咨詢問題及服務過程中您的建議等,優化我們的服務。
4、向您推薦您可能感興趣的學校、資訊等。
5、學校推薦。例如,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要求以您所具備的條件向您推薦合適的院校。
為了讓您有更好的體驗、改善我們的服務或經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我們可能將通過某些服務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們的其他服務。例如,將您在使用我們某項服務時的信息,用于另一項服務中向您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或廣告、用于用戶研究分析與統計等服務。
信息保護
我們僅在本《隱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間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時限內保留您的個人信息。
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
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網站披露個人資料時,本網站將根據執法單位之要求或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個人資料。在此情況下之任何披露,本網站均得免責。
由于您將用戶密碼告知他人或與他人共享注冊帳戶,由此導致的任何個人資料泄露。任何由于計算機問題、黑客政擊、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暫時性關閉等影響網絡正常經營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個人資料泄露、丟失、被盜用或被篡改情況時本網站亦毋需承擔任何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
本網站將建立和維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護未成年人個人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網站鄭重聲明:任何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參加網上活動應事先得到家長或其法定監護人的可經查證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您對您所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有相關疑問時,請通過與我們聯系。
適用范圍
我們的所有服務均適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務有其特定的隱私指引/聲明,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更具體地說明我們在該服務中如何處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與特定服務的隱私指引/聲明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該特定隱私指引/聲明為準。
您必須完全同意以上協議才能使用本網站的在線報名服務。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福建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